不负青春的西政学子——西南政法大学干部专修科八四级二十周年庆致辞
金秋送爽,气象万千。在人们经历了跨世纪新千年第六个年头的心灵震撼和喜庆之后,曾经在西南政法大学度过青春年华的同学们,二十年后的今天,从全国各地来到直辖后的重庆,我们欢聚一堂,回忆那火热的流金岁月,畅叙同学情,交流人生感悟,探讨新世纪美好灿烂的人生。
我们这一代人基本上都是共和国的同龄人。有个别出生在硝烟弥漫的解放战争年代,但多数出生在共和国建国之初。在人生的历程中,记录着祖国革命和建设、探索、奋斗的历史,经历过中国三代领导集体开国、开放、开创的全部过程。应当说,我们每位同学都有酸甜苦辣的回忆。可以用三句话概括“困难年代吃过糠,文革时期下过乡,青春年代扛过枪”。历史给我们这一代人设置了太多的折腾和障碍,同时也给我们这一代人提供了更多磨炼的机会,这也就铸就了我们这一代人更多的刚毅、果敢、不屈不挠的性格和意志。
山城凛烈的阳光,涂黑了我们的肌肤,晒红了我们的脸庞,山城寒冬的风霜铸就了我们这一代人铮铮铁骨,在那深不可测、高不可攀的法学最高学府——西南政法大学校园里,留下了我们的青春足迹,回荡着我们这一代学子豪放嘹亮的歌声。在那段共同生活、共同学习、共同探讨的日子里,我们相互呵护、搀扶、关心帮助,结下的那份真情厚意是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终身难忘的。
世界上、人世间一切都在变,唯有我们同学之情没有变,也不可能变。因为那一段风雨同舟,患难与共的情结,已经嵌进我们每一位同学生命的年轮。
经过那一段艰苦的岁月,西政的又一代法学之子——我们这届同学于1986年7月毕业后,以满腔热情的工作态度,迅速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,学以致用,成为政法战线上的一支生力军。抚今追昔,可以骄傲地说,历史证明我们这一代人无愧于歌乐山下的求学之路,因为我们不负胸中所学,在各自的岗位上均小有名气或卓有建树,为国家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和人民的幸福安康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。
同学们,人生的道路是曲折漫长的,人的生命是有限的。也许有人说,人的重要性、人生价值是以地位和财富的拥有来衡量的。然而,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,我们认为,人的生命度量是以对社会的奉献来衡量的。
今天,我们欢聚在一起,共叙同学情,畅饮联谊酒的时刻,大家更为关注的是创造明天的功绩和辉煌。我们这一代人是由同窗岁月结成的特殊群体,没有庸俗的利益关系。尽管我们所在的单位、部门不同,工作的地区存在差异,但我们每一位同学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。因为我们同属法律职业、同受法律教育、同操法律语言、同循法律思维,共建公平、公正的司法大厦。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共和国的历史上,应当浓墨重彩的书写我们过去、未来人生的光辉篇章。
同学们,二十年前在校园相聚的时候,我们都年轻,二十年后的今天,当我们再次重逢时,我们依然年轻。在我们事业有成,家庭美满幸福时,更应该珍惜生命,热爱家庭。我们要以一个平和的心态,展望未来,面对人生。
同学们:人海苍茫,我们只是沧海一粟,在此欢聚一堂,我们由陌路而同学,由相识而相知,不能说这不是缘分?路漫漫,岁悠悠,世上不可能有什么比缘分更珍贵,我真诚的希望我们永远守住这份珍贵。
最后我祝愿二十年后我们这一届同学再次相逢时,依然年轻。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